作者:谷红红 陈玉忠 孟凡涛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2008.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学校体育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当我们今天回首30年学校体育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经验与得失时,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与变化是我们应当注重与把握的脉络。不同阶段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学校体育规律的不同认识与价值判断。在国内外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和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进行进一步地探讨和认识,将有助于我们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学校体育发展的得与失。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学校体育思想价值选择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学校体育技术技能学习和体质健康并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在完成了“拨乱反正”后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建设之中。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1979年11月,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恢复,为了解决竞技体育水平不高与参加奥运会的高水平竞技之间的突出矛盾,在当时经济条件差、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确定了“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抓提高”的体育发展战略,形成了事实上的“竞
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是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背景,也对这一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革”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秩序化和学生体质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北京西城区对3053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各方面都合格的仅占11.86%。据上海市调查,1977年中学生患近视眼的比例为15.3%;广东省1977年高校、中专招生初选合格的48580名考生中,录取时因各种疾病受专业限制的竟高达13924人[1]。学校体育因此迅速作为重点被提上议事日程。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国家的“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着重强调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4月17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达《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确保开设每周两课时的体育课,上好初中的生理卫生课。国务院在批转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中也明确指出:“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重点抓好关系两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体育工作”。1978年,教育部编订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体育教材(试行本)》。其中突出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的编写原则,促进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2]。1979年5月15日到22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扬州市联合召开了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统一了“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认识,以体质健康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1982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向全国颁布了《进一步建立健全“体质健康卡”,进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并开始定期进行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我国学校体育制度化、秩序化、规范化的局面得以迅速确立,为以后的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对“文革”时期学校体育的教训进行充分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以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和秩序化为主要手段,将学生体质健康确立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强调了“体质健康”的体育思想。但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认识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实现学生体质健康路径的统一。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使学校体育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技术技能”是其体现之一。“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事实上也形成了“提高”有余,“普及”不足的状况。因此,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形成了“体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并重并存的特点。
二、学校体育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初步实践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等与改革开放之间的矛盾逐渐表现出来。在体育方面,前一时期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开始显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夺得了15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世界第四位。1986年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排球史上“五连冠”的辉煌历史,这些竞技成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也在举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体育热”。但这一时期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发展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竞技体育与其他体育领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十分明显。1984年10月中共
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城乡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抓好学校体育,从少年儿童抓起”。1987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首次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学校体育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与展开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这一状况在当时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和体育师资缺乏等因素影响下显得更为突出。为此,国家教委于1986年2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并采取了扩大体育系、科招生等一系列措施。1990年,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五部委在1989年开始起草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从此我国学校体育管理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这两个《条例》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法规和重要依据。1992年11月,国家体委正式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该大纲明确提出了体育教学不但是单纯的体育教学,还包括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内容。国家已经开始把学生的体质健康写入体育教材,作为学生的体育课内容,这表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这一时期诸如“快乐体育”等国外学校体育思想和“程序学习”“探索学习”等教学模式开始引入国内学校体育实践,形成了多种体育思想和学习模式并存的状况。
这一时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体育思想较之前一阶段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从80年代中期体质教育思想研究逐渐延伸到多种体育思想研究的共存局面,其中有体质教育思想、体育技术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体育健康教育思想等。这种多元思想的讨论与实践使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体育健康观以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为以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如这一时期,在对单纯生物健康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倡生物、心理、社会一体的“三维”体育健康观,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指导思想打下了基础[3]。同时,“终身体育”等思想开始进入学校体育并逐步成为共识和主流。学生的体质发展、技术技能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等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判断教育教学效果的依据。
但这一时期对不同学校体育思想的引进与实践大多停留在表浅层次或盲目模仿,缺乏分析与判断,急于照搬和挪用,结合我国的国情不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实践层面的混乱。此外,“终身体育”等学校体育思想与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也仅仅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总之,这一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仍然延续了前一时期的注重技术技能学习和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思想,但体育思想认识的惯性和国外体育思想的盲目模仿,使得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思想滞后于社会发展,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模式的建立仍然有待时日。
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任何一个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都有一定的时代性,都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而社会的深刻变革不仅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变化上,也给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改革的战略目标,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成为了突破的方向。学校体育正是在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相继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实施对象和重点中明确提出“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全社会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起点和基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也提出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这一系列注重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0年开始启动的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1年教育部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大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通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运用、突出地方特色等途径予以保证。
这一时期,以体育课程改革为标志的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面意义上的“健康第一”总的前提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但对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的路径选择和对体质健康涵义的认识仍然不统一。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的实践衔接不够,加之学校体育改革的渐进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学校体育在改革效果上仍然不尽如人意。
(二)深化“健康第一”,注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000年1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明显增长,速度、力量等素质指标有所提高,但耐力、柔韧性素质、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增加明显,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另外我国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5]。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薄弱与社会发展环境和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一系列有关学校健康教育的法规出台,如《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2002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2002]12号文件,从2002年9月起在全国部分学校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6年12月,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召开的会议。会议提出“应把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纳入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纳入教育工
作和体育工作规划,并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由此,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口号以“用体育为手段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为主题的广泛性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全面推开,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成为了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探索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载体。
深化落实“健康第一”,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成为了这一阶段学校体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四、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走向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6]。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和国务院用坚定、沉重的话语表达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态度。当今世界,不断加剧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恰恰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对他们以后的成才起着基础性作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改变青少年体质薄弱的状况,使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在未来的社会和教育发展形势下,学校体育将进一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康第一”、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并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落到实处。在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主旋律的情况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确立要切实符合国家教育发展、体育发展的需要,并且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同的体育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承体育文化,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新格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1949~1998)[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317~318.
[2]郝勤,主编.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36.
[3]项立敏.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的社会学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7~28.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12~114.
[5]陈玉忠.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及未来走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66~166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7-05-25(1).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Y0901)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责编:2007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体育史方向) 庄严